2025年4月半导体行业最新动态综述
一、技术突破与设备国产化加速核心设备研发成果频出
- 北方华创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发布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Ausip T830)及离子注入机,填补国内高端设备空白。
- 中微公司推出晶圆边缘刻蚀设备,拓荆科技发布ALD(原子层沉积)系列新品,推动国产半导体设备向先进制程延伸。
- 新益昌、深科达等国产设备厂商在封测和分选机领域展现高度定制化能力,加速进入国内外一线厂商供应链。
第三代半导体测试技术升级
- 是德科技推出针对SiC、GaN裸芯片的动态测试方案(PD1550A),解决WBG(宽禁带)功率器件在高频、高速开关场景下的测试难题,助力车载充电器、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应用优化。
二、国产替代与产业生态构建硅片与材料领域进展
- 沪硅产业、立昂微等企业加速12英寸大硅片量产,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国产硅片在新能源、AI终端需求驱动下出货量回升。
- 大基金二期持续加码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推动国产设备验证与规模化应用。
区域政策与资本布局
- 上海、南京等地推出500亿级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领域并购重组与技术升级。
- 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整合EDA工具链;昂瑞微科创板IPO获受理,聚焦射频芯片国产化。
三、全球供应链与产能扩张国际巨头动向
- SK海力士完成对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收购(88.5亿美元),强化存储芯片市场地位;高通计划2026年推出2nm工艺芯片,争夺先进制程份额。
- 俄罗斯完成首台350nm光刻机开发,尝试突破技术封锁,但量产能力仍待观察4。
国内产能与项目落地
- 中芯国际晋江工厂(200亿美元投资)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瞄准7nm以下制程技术;海油工程天津基地承接壳牌HI项目,首次以EPC总包商身份参与国际能源装备制造。
四、新兴需求与未来趋势AI与绿色制造驱动增长
- AI手机、AIPC等终端推动HBM(高带宽存储)和先进封装需求激增;AI芯片设计企业加速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 半导体工厂加速“智改数转”,中航沈飞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过AI大模型优化生产流程。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竞争
- 台积电、三星推进2nm工艺研发,预计2026年进入试产;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在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 行业聚焦绿色制造,通过可再生能源供电、低碳工艺降低碳排放,响应全球环保政策18。
行业展望:2025年半导体行业呈现“需求分化、技术竞速、国产突围”三大特征,AI、汽车电子、绿色能源等场景将持续拉动创新投入,国产替代从设备向材料、EDA等全链条延伸,但国际技术壁垒与周期性波动仍是主要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