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电子特种气体(Electronic Specialty Gases, ESG)行业关键材料汇总
——中文名称、应用场景及市场解析 1. 什么是电子特种气体?电子特种气体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用于芯片制造的沉积(Deposition)、蚀刻(Etching)、掺杂(Doping)和清洗(Cleaning)等核心工艺。这类气体需满足超高纯度(通常≥99.999%)、无颗粒杂质和低水分含量等严苛要求,直接影响芯片性能和良率。 2. 主要电子特种气体及其中文名称以下列举半导体行业常用的电子特种气体及其应用场景: (1)高纯度氮气(N₂, Nitrogen)- 用途:惰性保护气,用于防止芯片氧化和污染。
- 特性:成本低但用量大,纯度需达6N级(99.9999%)以上。
(2)六氟化硫(SF₆, Sulfur Hexafluoride)- 用途:等离子体蚀刻中的关键气体,用于硅基材料的深度蚀刻。
- 风险:强温室效应气体,需严格回收处理。
(3)四氟化碳(CF₄, Carbon Tetrafluoride)- 用途:干法蚀刻气体,适用于氧化物和氮化物的刻蚀。
- 替代品:环保趋势下,部分被C₄F₆(六氟丁二烯)取代。
(4)三氟化氮(NF₃, Nitrogen Trifluoride)- 用途:CVD(化学气相沉积)腔体清洗,替代传统SF₆以减少碳排放。
- 市场:需求随先进制程(如3nm/2nm)增长快速提升。
(5)硅烷(SiH₄, Silane)- 用途:沉积多晶硅薄膜、氮化硅薄膜的核心前驱体。
- 风险:易燃易爆,存储运输要求极高。
(6)氖气(Ne, Neon)- 用途:光刻机准分子激光器(如ArF/ KrF光源)的缓冲气体。
- 地缘影响:俄乌冲突曾导致全球氖气价格暴涨,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
(7)八氟环丁烷(C₄F₈, Octafluorocyclobutane)- 用途:高精度蚀刻气体,用于3D NAND和逻辑芯片的复杂结构加工。
(8)锗烷(GeH₄, Germane)- 用途:先进制程中硅锗(SiGe)材料的掺杂剂,提升晶体管性能。
(9)氢气(H₂, Hydrogen)- 用途:用于外延生长(如硅基材料)、还原反应及硅片清洗,需纯度≥5N(99.999%)。
- 风险:易燃易爆,需严格管控存储环境。
(10) 氩气(Ar, Argon)- 用途:作为惰性保护气体,用于离子刻蚀、金属溅射等工艺,纯度要求≥6N。
- 市场:全球氩气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如俄乌冲突曾导致价格波动)。
(11)氟气(F₂, Fluorine)- 用途:高活性蚀刻气体,用于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的深度蚀刻,需稀释后使用。
- 替代趋势:因安全性问题,部分场景被C₄F₆等氟碳化合物替代。
(12) 六氟乙烷(C₂F₆, Hexafluoroethane)- 用途:先进制程中用于氧化物蚀刻,国产化进程较快(华特气体已实现规模化供应)。
- 环保挑战:高GWP值推动行业转向低排放替代品4。
(13)六氟化钨(WF₆, Tungsten Hexafluoride)- 用途:化学气相沉积(CVD)中用于钨金属层的生成,适配3D NAND多层堆叠结构。
- 技术突破:中船特气产品已通过5nm制程认证,打破海外垄断。
(14)砷烷(AsH₃, Arsine)与磷烷(PH₃, Phosphine)- 用途: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如GaAs、InP)的掺杂剂,用于光电子器件制造。
- 国产化:南大光电实现高纯度砷烷/磷烷量产,降低进口依赖。
(15)三氟甲烷(CHF₃, Trifluoromethane)- 用途:用于等离子体蚀刻工艺,尤其在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的选择性刻蚀中表现优异。
- 环保替代:因其较低GWP值,逐步替代传统高排放气体(如C₂F₆)。
(16)氨气(NH₃, Ammonia)- 用途:氮化工艺中的核心气体,用于生成氮化硅(Si₃N₄)薄膜,作为芯片的绝缘层或掩膜材料。
- 纯度要求:需达到6N级(99.9999%)以避免金属杂质污染。
(17)氯化氢(HCl, Hydrogen Chloride)- 用途:用于硅片清洗和蚀刻,清除金属氧化物残留;在MEMS器件制造中实现高精度结构加工。
- 安全管控:需严格密封存储,避免泄漏导致设备腐蚀。
(18)四氯化硅(SiCl₄, Silicon Tetrachloride)- 用途:化学气相沉积(CVD)中生成二氧化硅薄膜,用于光波导和半导体钝化层。
- 产业链延伸:同时作为光纤预制棒的核心原料,支撑通信与光电子产业。
(19)溴气(Br₂, Bromine)- 用途:与氯气(Cl₂)混合用于硅和金属的深度蚀刻,提升蚀刻速率与方向性。
- 工艺适配:在3D NAND存储芯片的垂直孔洞加工中不可或缺。
(20)一氧化碳(CO, Carbon Monoxide)- 用途:作为蚀刻添加剂,调节等离子体反应活性,改善氮化镓(GaN)等化合物半导体的刻蚀均匀性。
- 复合气体:常与氟碳气体(如C₄F₆)混合,用于先进逻辑芯片的多层互连结构加工。
(21)三甲基锗(TMGe, Trimethylgermanium)- 用途:锗硅(SiGe)外延层沉积的前驱体,提升高频器件的电子迁移率。
- 应用领域:5G射频芯片与毫米波通信器件的关键材料。
3. 市场概览- 规模:2023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年增速约8%。
- 技术壁垒:提纯工艺(如吸附分离、低温精馏)、分析检测技术(痕量杂质检测)及容器处理技术(内壁钝化)。
- 国产替代:国产化率不足30%,但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南大光电等企业已在部分品类(如Ar/F₂/Ne混合气)实现突破。
4. 技术趋势与挑战- 环保要求:欧盟《含氟气体法案》推动低GWP(全球变暖潜能值)气体(如NF₃)替代传统气体。
- 先进制程驱动:EUV光刻、GAA晶体管等新技术需要更高纯度的定制化气体组合。
- 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背景下,本土化生产和储备成为各国战略重点。
5. 结语电子特种气体是半导体产业的“隐形支柱”,其技术门槛和战略价值堪比光刻机。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向高端迈进,突破特气“卡脖子”环节将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