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338|回复: 1

离子注入技术解析

[复制链接]

640

主题

86

回帖

27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44
发表于 2025-3-14 13: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导体制造关键工艺:离子注入技术解析

‌——精准“掺杂”如何塑造芯片性能‌

什么是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是半导体制造中通过高能离子束轰击晶圆表面,改变材料电学特性的关键工艺。它通过精确控制杂质原子的种类、浓度和分布,在硅片中形成晶体管所需的PN结、电阻区域等结构,直接影响芯片的速度、功耗与可靠性。


‌离子注入工艺原理‌
  • 离子生成与加速‌


    • 气体(如BF₃、AsH₃等)在离子源中被电离,形成目标杂质离子(如B⁺、P⁺、As⁺)。
    • 离子在高压电场(数万至数百万电子伏特)下加速,形成高能离子束。
  • 磁分析筛选‌


    • 通过磁分析器(Mass Analyzer)筛选出特定质量/电荷比的离子,确保杂质纯度。
  • 扫描注入‌


    • 离子束经聚焦后,以精确角度轰击晶圆表面,杂质离子穿透硅晶格并停留在特定深度(如图1示意图)。
  • 退火修复‌


    • 高能离子撞击会导致晶格损伤,需通过高温退火(Annealing)修复缺陷并激活杂质电性。


‌工艺原理示意图(图1)‌

  • ‌离子源‌ → ‌加速电场‌ → ‌磁分析器‌ → ‌偏转扫描系统‌ → ‌晶圆靶‌
  • ‌离子运动轨迹‌:展示离子束从生成到注入晶圆的路径
  • ‌晶圆内部‌:标注注入深度(Rp,即Projected Range)及浓度分布

‌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技术价值‌
晶体管掺杂精准控制源/漏极浓度,降低器件电阻
阈值电压调整通过沟道区注入调节MOSFET开启电压
隔离结构形成注入氧离子生成SiO₂绝缘层(如SOI晶圆)
先进制程(如FinFET)
实现纳米级陡峭掺杂轮廓,减少短沟道效应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 ‌当前瓶颈‌:高能离子导致的晶格损伤、超浅结(<10nm)注入均匀性、成本高昂的设备
  • ‌创新方向‌:
    •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LAD)‌:提升低能量注入效率
    • ‌原子级掺杂技术‌:结合原子层沉积(ALD)实现单原子精度
    • ‌混合工艺‌:离子注入与激光退火协同优化,减少热预算


作为现代芯片制造的“微观雕刻师”,离子注入技术持续推动着半导体器件向更小、更快、更节能的方向演进。随着3D集成与量子器件的兴起,这一工艺的创新将深刻影响未来算力的边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40

主题

86

回帖

27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4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1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原理‌
‌离子加速‌:将磷(P)、硼(B)等掺杂元素电离为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加速至数十至数百万电子伏特(eV)的高能状态。
‌精准注入‌:高能离子穿透硅片表面,通过碰撞嵌入晶格内部,其深度和浓度由离子能量和剂量精准控制。
‌退火修复‌:注入后的晶圆需高温退火,修复离子轰击造成的晶格损伤,同时激活掺杂原子的电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4-16 11:24 , Processed in 0.1520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