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9日全球半导体行业动态速览
一、全球供应链重构与技术布局- 美国制造扩张:台积电宣布对美投资计划追加至1,650亿美元,新工厂预计2030年实现量产,加速本土化产能建设。
- 设备研发合作:荷兰ASML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深化五年期硅光子学及先进封装技术合作,推动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发展。
- 企业战略调整:英特尔新任华裔CEO陈立武上任后,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12%,市场对其推动先进制程研发及供应链多元化策略表示期待。
二、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展与挑战- 成熟制程主导市场:中芯国际28nm制程代工价格下调40%,引发行业连锁反应,40nm及以下工艺厂商面临库存积压和订单转移压力。华虹半导体凭借28nm BCD工艺,以低于竞品60%的价格抢占笔记本电脑电源管理芯片市场。
- 技术追赶与争议:韩国专家调查显示,中国在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产能和技术已全面超越韩国,但核心专利竞争力仍存隐忧。
三、行业并购与资本动态- 国内并购活跃:扬杰科技筹划收购贝特电子控制权,华海诚科拟以11.2亿元收购半导体封装材料企业衡所华威70%股权,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
- 资本市场热度:成都华微单日成交额达2.85亿元,换手率3.52%,反映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前景的乐观预期。
四、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光子芯片突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制的光子芯片行波参量放大器,实现数据传输带宽提升3倍,为高速通信领域提供新方案。
- 设备技术升级:ASML开始交付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机,加速3nm以下先进制程商业化进程。
五、政策支持与地缘博弈- 国内政策利好:中国2025年科技预算增至3,981亿元,重点支持半导体、AI等领域;苏州提出推动AI芯片企业兼并重组,强化GPU、ASIC等方向布局。
- 国际贸易摩擦:美国拟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相关听证会近期启动,或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分化。
六、市场竞争与产业趋势- 价格战持续:28nm工艺凭借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逐步侵蚀40/55nm传统制程市场,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订单加速向先进节点迁移。
- 投资风向: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持续受资本青睐,其持仓中“设备+材料”板块占比近70%,反映市场对上游技术环节的长期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