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 半导体行业动态速递
2025年3月18日 半导体行业动态速递一、先进制程:台积电2nm工艺量产加速,国际大厂订单锁定[*]台积电宣布其2nm工艺(GAA架构)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量产,苹果M4 Ultra芯片及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已确认为首批客户。三星SF2X制程同步推进,但良率问题或影响Galaxy S25系列芯片供应。
[*]中国中芯国际持续扩大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产能,华为自研麒麟系列芯片在通信与消费电子领域保持竞争力,但在计算机芯片领域份额仅10%,与国际市场25%的占比差距显著。
二、存储技术:HBM4研发竞速,国产替代初现突破
[*]三星采用非导电薄膜(NCF)和热压键合(TCB)技术加速HBM4研发;SK海力士与台积电合作3nm制程,单堆栈容量提升至16层,目标客户包括微软、Meta等巨头。
[*]中国长鑫存储HBM2芯片进入试产阶段,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但高端存储仍依赖进口,2024年芯片进口额达3856亿美元。
三、供应链与产能:地缘博弈加剧,全球产能布局分化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欧盟《欧洲芯片法案》推动本土产能扩张,台积电、三星加速在美国、日本等地建厂以分散风险。
[*]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自主化进程提速,华虹半导体28nm BCD工艺电源管理芯片价格较国际厂商低60%,三个月内抢占三成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
四、价格战与市场波动:中芯国际降价引发连锁反应
[*]中芯国际28nm代工价格下调40%,导致40nm工艺指纹识别芯片、55nm工业传感器等旧制程产品竞争力骤降,库存积压超20亿颗。
[*]台积电被迫将40nm报价下调15%,家电巨头将2026年2000万颗智能主控芯片订单从55nm转投28nm,制程迭代加速行业洗牌。
五、政策与挑战:技术封锁下的突围之路
[*]美国持续限制对华出口高性能芯片及制造设备,中国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支持本土研发,但核心专利仍以“功能性”为主,尖端技术占比不足。
[*]魏少军教授指出,中国芯片设计业需突破“通信与消费电子”主战场,向计算机、AI等高端领域拓展,2024年国产芯片自给率仅20%,突围压力显著。
结语
今日半导体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国际巨头在先进制程与存储技术上激烈竞逐,中国则在成熟工艺与国产替代中寻找突破。地缘博弈、价格战与技术封锁交织,行业洗牌或将加速。未来,自主创新与全球化协作的平衡将成为破局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