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35|回复: 0

中国光刻胶产业现状分析(截至2025年4月)

[复制链接]

664

主题

87

回帖

28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36
发表于 前天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光刻胶产业现状分析(截至2025年4月)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7%。预计2025年将突破280亿元,其中半导体光刻胶占比从32%提升至45%‌。
  • ‌下游需求驱动‌
    半导体、PCB和显示面板产业的产能扩张(如中芯国际2024年新增28nm产能50万片/月)推动光刻胶需求激增,半导体光刻胶增速领跑全品类‌。

二、国产化进展与瓶颈
  • ‌国产化率分化明显‌
    • ‌半导体领域‌:高端ArF、EUV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5%,EUV领域仍为零;中低端G/I线胶国产化率超50%‌。
    • ‌显示面板领域‌:彩色/黑色光刻胶等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约35%‌。
    • ‌PCB领域‌:产值占全球70%以上,国产化率较高,但湿膜、阻焊油墨等中高端产品仍需进口‌。
  • ‌技术突破案例‌
    • 南大光电实现ArF干法光刻胶28nm工艺验证,晶瑞电材KrF胶量产,上海新阳ArF胶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测试‌。
三、政策与产业链协同
  • ‌政策支持加码‌
    “十四五”新材料专项规划将光刻胶列为“关键电子化学品”,配套百亿级资金支持,区域政策提供30%-50%研发税收抵扣‌。
  • ‌产业链瓶颈‌
    • ‌上游‌:树脂、光敏剂等70%依赖进口,日本丸善化学、美国陶氏垄断原材料供应‌。
    • ‌下游‌:晶圆厂认证周期长达2-3年,形成“技术-市场”双向壁垒‌。
四、主要挑战
  • ‌技术门槛高‌
    光刻胶需与光刻机参数高度匹配,研发需逆向工程与设备协同突破,国内缺乏EUV胶研发基础‌。
  • ‌国际垄断格局‌
    日本企业占据全球70%-90%市场份额,尤其在ArF/EUV胶领域垄断超90%‌。
  • ‌供应链风险‌
    高端光刻胶进口依赖导致供应链脆弱,国际局势变动可能冲击国内半导体产能‌。

五、未来趋势
  • ‌深紫外(DUV)胶为主战场‌
    适用于7-28nm制程的ArF浸没式胶成为国产替代重点,徐州博康等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提升产能‌。
  • ‌政策-产业联动‌
    “逆向研发+联合实验室”模式加速高端化,如上海新阳与中科院合作推进28nm工艺验证‌。

总结:中国光刻胶产业在中低端领域已实现规模化突破,但高端市场仍受制于技术壁垒和供应链垄断。政策扶持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破局关键,而缩短认证周期、突破原材料封锁是未来核心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4-22 15:55 , Processed in 0.1082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