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系设计逻辑:四步核心流程 1. 目标定义(逆向起点)
明确光学性能需求: - 光谱目标(反射/透射曲线)
- 入射条件(角度、偏振)
- 基底材料与环境约束(温度、湿度)
2. 材料智能匹配
软件自动筛选材料库(200+种): - 高折射层:TiO₂、Ta₂O₅(增强反射)
- 低折射层:SiO₂、MgF₂(降低反射)
- 特殊材料:Al₂O₃(宽波段稳定)、Si(红外应用)
算法规避材料吸收带,优先匹配成熟镀膜工艺材料。
3. 膜层自动优化
三阶段优化引擎:
① 初始结构:通过Needle法生成基础堆叠
② 局部调优:微调单层厚度至最佳光学响应
③ 全局突破:遗传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
典型优化耗时:10-60分钟(视复杂度)。 4. 工艺可行性验证
虚拟生产模拟: - 补偿镀膜机误差(±0.3nm厚度偏差)
- 模拟膜层应力导致的形变
- 预测环境波动对性能的影响
设计闭环:性能达标 → 优化结构 → 工艺反演 → 输出量产方案。 核心价值:将光学理论、算法优化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实现「理论设计即生产方案」。工程师只需定义目标,软件自动完成从光学计算到可制造方案的完整推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