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刻蚀机的工作原理
ICP刻蚀机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激发等离子体,结合物理轰击和化学反应实现材料刻蚀的设备。其核心原理和工作流程如下:一、基本原理
[*]等离子体生成
[*]射频电源(通常13.56MHz)向线圈输送高频电流,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穿透反应腔内的气体(如SF₆、CF₄等),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激发气体电离,形成高密度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包含离子、电子、活性自由基等粒子,其中活性粒子是后续化学反应的关键。
[*]物理与化学双重作用
[*]物理轰击:下电极施加的射频偏压(Bias Power)加速离子,使其高速撞击材料表面,打断材料化学键。
[*]化学反应:活性粒子(如氟原子)与被轰击的材料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气体(如SiF₄),通过真空系统排出。
二、关键结构组成
ICP刻蚀机主要包含以下系统:
[*]上电极系统
[*]线圈和射频电源(Source Power):负责激发等离子体,控制等离子体密度。
[*]进气系统:通过介质平板向腔体均匀输送刻蚀气体。
[*]下电极系统
[*]静电吸盘(ESC):固定晶圆,并通过射频偏压控制离子能量。
[*]控温系统:通常用氦气背冷和循环冷却液(Chiller)维持晶圆温度稳定。
[*]真空系统
[*]涡轮分子泵和干泵:维持腔体低压环境(约1~100mTorr),确保等离子体稳定并排出反应产物。
三、优势特点
[*]解耦控制
[*]上电极线圈的射频功率独立控制等离子体密度,下电极偏压单独调节离子能量,实现刻蚀速率和方向性的灵活调控。
[*]高精度刻蚀
[*]高密度等离子体(如10¹²~10¹³ cm⁻³)和可控离子能量,适用于复杂纳米结构的加工。
四、通俗类比将ICP刻蚀机想象成一个“微雕工坊”:
[*]线圈和磁场:类似“电磁炉”,通过磁场加热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火焰”。
[*]离子轰击:如同“微型锤子”敲击材料表面,破坏其结构。
[*]化学反应:类似“清洁剂”,将破碎的材料变成气体带走。
以上工作原理综合了电磁感应激发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协同刻蚀及独立控制系统的核心特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