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引线框架概述
半导体引线框架概述1. 定义与功能
半导体引线框架是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通过键合材料(如金丝、铜丝)连接芯片内部电路与外部导线,形成电气回路。其核心功能包括:
[*]电气连接: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信号传输。
[*]机械支撑:固定芯片并提供结构稳定性。
[*]散热: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
2. 结构与材料
[*]组成:主要由芯片焊盘(die paddle)和引脚(lead finger)构成,焊盘用于固定芯片,引脚连接外部电路。
[*]材料:以铜合金为主(如C194、C7025),兼顾导电性、强度和耐腐蚀性;铁镍合金等材料也有应用。
[*]镀层工艺:表面常镀银或高分子材料以增强抗腐蚀性和可焊性。
3. 制造工艺
[*]冲压法:成本低但精度受限,适用于低密度封装。
[*]蚀刻法:通过化学腐蚀工艺实现高精度加工,适用于高密度封装需求。
[*]创新技术:如安徽盛烨电子的超窄型框架通过倾斜绝缘分隔带设计,缩小宽度并降低成本约25%。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1. 技术创新
[*]检测技术:立骏电子研发的检测装置支持多型号引线框架的自动化检测,提升效率与准确率。
[*]材料优化:铜合金向高导电(>80%IACS)、高强度(>600MPa)方向演进,同时推动超薄化(厚度≤0.15mm)。
2. 市场动态
[*]行业整合:至正股份通过收购AMMI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业务转型并规避合规风险5。
[*]规模增长: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40.29亿美元,受益于5G、汽车电子等需求驱动,预计未来保持稳健增长。
3. 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如手机芯片封装8。
[*]汽车与工业:高可靠性需求场景占比提升。
页:
[1]